學校文化策劃的組織方法與實施過程
“一般來說,教育策劃的程序是由確立策劃目標、制訂策劃方案、選擇策劃方案、實施策劃方案四個基本步驟構成的,每一個基本步驟又是由若干個環(huán)節(jié)組成。”學校文化策劃屬于教育策劃的一個方面,嚴格遵循著這一策劃的流程。根據學校文化策劃的一些獨有的特質,其具有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學校文化策劃的基本程序是以時間的先后推移為經,以策劃工作在此時段中的主要內容為緯組成的。各個步驟既是依順序逐步展開,又是有融合、有交叉、有調整,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相互促進,密切聯(lián)系在一起的。它是一個不斷進行反饋調節(jié)的動態(tài)過程,是一個不斷碰撞、磨合,并最終走向和諧的過程。
一、學校文化定位
學校文化定位是進行學校文化策劃的開始。策劃是從問題開始的,尋求學校文化的定位,實際上就是一個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一)發(fā)現并提出問題
策劃是由需求引起的,既然要進行學校文化的策劃,那么既有的學校文化肯定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是學校工作環(huán)節(jié)出現了不匹配?是既有的文化定位落伍或者太高或者沒有體現學校既有的做法?還是文化的認同機制出現了問題……這些都是這一階段需要著力進行的工作。
提出問題是解決問題的開始,一般情況下,提出問題的方式有以下幾種:
直接式提出
由學校管理團隊直接提出需要策劃的問題,或者由學校的上級主管部門直接提出學校的發(fā)展問題和目標。
診斷式提出
由學校或策劃團隊通過專業(yè)的診斷量表對學?,F有的學校文化要素進行診斷,根據診斷的結果和意見提出策劃的日標和重點。
調研式提出
由專業(yè)策劃團隊深人學校內部,進行深人細致的調查,通過觀察、問卷、訪談等工具詳細掌握學校的一手資料,進行認真的分析加工,根據調查的結果提出策劃的日標和重點。
預測式提出
策劃者根據社會或本地區(qū)當前的教育實際和教育形勢,科學分析學校發(fā)展的各種要素和態(tài)勢,對學校的發(fā)展趨勢做出科學的預測,并根據預測的結果和未來進展提出策劃的目標和重點。
學校文化策劃的初期,這兒種問題的提出方式是并存的,并隨著策劃主體和對象之間的磨合,相互之間會不斷地交互提出問題和策劃的方一向。
(二)搜集、整理既有的學校文化信息和資料
信息的搜集是進行學校文化定位的一個必備工作。通過信息的搜集,策劃者可以了解到學校文化的發(fā)展脈絡,循跡學校發(fā)展過程中一些具有文化意義的人和事,洞察學校發(fā)展遇到的問題、機遇乃至挑戰(zhàn)。信息的完備性,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策劃者對學校文化的定位的準確性與科學性。
一般情況下,信息的來源有以下幾個方面:
現有的,可看到的資料。包括學校的史實資料、書刊、報紙等各種書面資料,電視、網絡等各種音像資料,各種研討會以及演講會中的記述性資料等。
需要通過一定的工具或途徑進行提取的資料。通過一定的工具,開啟個人智慧或集中團隊的智慧,將儲存在大腦中的信息加以提取,與外部搜集到的各種信息進行加工、綜合、變形、重組,整理出具有異質 性的新信息。比如,進行問卷調查、訪談、座談、頭腦風暴等。
對于信息的處理,一般要遵循兩個原則。首先,真實性原則。所搜集到的信息應該能如實地反映學校的發(fā)展狀況。其次,科學性原則。信息的處理要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采用科學的程序進行,為問題的顯現和策劃目標的形成奠定基礎。
我們用關鍵詞來描述學校整體氛圍的話,針對不同的學校會出現不同的關鍵詞。有的學校儒雅、穩(wěn)健,有的學校包容、開放,有的學校猶如小橋流水,靜謐但又不失活潑,有的學校……每一所學校都有不同的辦學價值追求,以文化衡量之,是為每一所學校都具有獨特的文化定位。
進行文化定位要厘清幾個問題:
首先,繼承和創(chuàng)新的問題。學校教育是一件在傳統(tǒng)、現實與未來之間尋求結合點的事業(yè),作為文化傳遞、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重要工作,其必然地存在一個繼承傳統(tǒng)、適應現實,開創(chuàng)未來的“三位一體”的問題。學校文化的定位必須在這三者之間尋找自己的著力點和平衡點。
其次,理想和現實的問題。進行學校文化的定位是為學校的發(fā)展定出的一個文化的基調,這個基調具有現實的基礎,不是唾手可得的,但也不是遙不可及的,理想化的。它一定是學?;跉v史、現實和未來的考量所作出的理性選擇。
最后,文化認同的問題。學校核心價值追求的形成,文化的定位不是領導拍腦袋形成的,也不是學校內部小團體茶余飯后的聊天產物,它的產生一定是民主的,開放的。這樣所形成的方向才是學校成員共同努力的方向。
二、構建辦學理念系統(tǒng)
辦學理念系統(tǒng)的構建是學校文化策劃的第二個環(huán)節(jié),也是策劃的靈魂和核心。辦學理念如同學校前進的航向標,是學校發(fā)展的支撐和動力,也是學校文化生發(fā)和孕育的源泉。一般情況下,科學構建學校的辦學理念系統(tǒng)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總結、凝練學校發(fā)展特色和需求
這是科學構建學校辦學理念系統(tǒng)的第一步。學校的辦學理念相對于學校方方面面的工作來說,是處于上位的,較為抽象的東西,但它又不是懸在空中的。辦學理念的來源還是最平常、最普通的學校日常生活。辦學理念的形成和提煉絕不是單純地引人一些深奧抽象的教育理論,日常的學校生活中能夠捕捉得到它的影子。準確地把握學校日常生活當中的一些質素,對于辦學理念的提升和凝練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尋找教育理論支撐
辦學理念作為一個較為抽象的理論框架,勢必需要教育理論的支撐。如何尋找教育理淪的支撐?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結合學校發(fā)展的實際需要
實事求是是進行創(chuàng)新的基礎。我們在為學校辦學尋找教育理論支撐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學校目前的狀況,比如學校目前的辦學水平、師資隊伍、生源狀況、家長狀況等等,可以通過SWOT分析,得出學校發(fā)展的優(yōu)勢、劣勢、機遇、挑戰(zhàn),以此進行理念的定位。
考量學校發(fā)展的大背景
與時俱進是現代學校立足的根本。為辦學理念尋找教育支撐的時候,要考慮到時代的因素,要辦出有個性、有特色的學校,就要學會緊跟教育理論的發(fā)展,尋求先進的教育理論的支撐,貼近時代的發(fā)展。
進行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是為辦學理念尋找理論支撐的必經之路。根據學校的辦學實際,哪些教育理論的運用對學校發(fā)展是可行的,可運用的張力有多大,與學校現有的發(fā)展水平和發(fā)展需要的契合點在哪里……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方面。
(三)擬定理念系統(tǒng)各個要素并進行理論闡釋
總結學校特色和尋求教育理論支撐是形成學校辦學理念系統(tǒng)的準備工作,在此基礎上,策劃者需要進一步將教育理論細化、淺表化、形象化。這就需要對理念系統(tǒng)各個要素進行文字的凝練和形象闡釋(理念系統(tǒng)的各個要素請參考“理念、精神文化策劃”一節(jié))。需要注意:
尊重學校歷史、現實和未來的需要各要素之間一脈相承,協(xié)調一致具有變革的張力學校辦學追求、辦學理念一般是一成不變的,但辦學目標、校訓、座右銘等都可以隨著學校的發(fā)展實際和需要進行一定形式上的變化。
語言表述言簡意賅,朗朗上口
三、策劃方案的形成
學校文化策劃的第氣個環(huán)節(jié)就是制定出體現學校文化特色,并且具有高度執(zhí)行力的策劃方案。我們也可以將這一過程理解為辦學理念的實操化,就是將較為抽象的理念、精神追求和文化形象化,變得可視、可觸、可感。以文本呈現的策劃方案一般應具有精神文化策劃方案、物質文化策劃、制度文化策劃和行為文化策劃幾個方面,其中精神文化處于核心,統(tǒng)攝其他三方面的策劃思維和架構。策劃方案是連接學校辦學理念和具體實施工作之間的文本,其應該具有一定的占位性和實操性。原則上,根據學校文化的架構,學校文化策劃方案應該包括精神文化建設、物質文化建設、制度文化建設和行為文化建設等方面,但是鑒于文化建設的長期性和非自覺性,我們一般以一學校的日常工作為單位,來規(guī)劃學校文化各方面的建設,比如教學、德育、管理、制度建設、學校scl設計、家校合作等。策劃方案的形成,包括:
(一)產生策劃創(chuàng)意
創(chuàng)意是策劃的前提和核心,也決定著策劃所能達到的藝術境界,有無良好的創(chuàng)意,制約著策劃能力的高低,策劃內容的優(yōu)劣。作為一種復雜的高級的思維活動,創(chuàng)意建立在大量詳細地占有信息資料的基礎之上,經過對所掌握信息的整理、判斷、分析、綜合,創(chuàng)意就會逐漸浮現。對于學校文化策劃來說,創(chuàng)意就來自于對學校的文化特質、校長的辦學思想、教職員工的辦學期望的深層理解,是以學校未來發(fā)展為核心,進行分析、比較和選擇的過程。前面提到的學校辦學理念的構建,就是一種創(chuàng)意,同時也是方案創(chuàng)意的起點和來源。因為,后面一系列的策劃方向都離不開學校辦學理念的定位,都是辦學理念的延伸和基于工作特點之上的創(chuàng)新。
(二)設計策劃方案
有了策劃創(chuàng)意,我們就可以開始搭建策劃方案的框架和輪廓。設計策劃方案時,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主題鮮明、要素完備
學校文化的策劃方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注重特色的打造。在形成學校辦學理念系統(tǒng)之后,學校文化的策劃就應該主題鮮明,突出文化的主線,避免出現各個方面工作都精致完美,但卻猶如散落一地的珍珠,給人眼花繚亂之感。同時,學校文化作為一種抽象的附屬物,浸潤在各個日常工作之中,這就要求方案要充分掌握學校文化的各個載體,打造相應工作的文化特質,并做到整體仁的協(xié)調、統(tǒng)一。
源于實際,突破現狀
構思、設計策劃方案,應該從學?,F有的條件和能力出發(fā),從現存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實事求是地進行。不能言目追求,一味求高。但同時,構思、設計方案要適當超前,無論從時間L還是能力上,都要具有一定的張力,給予學校充分的發(fā)揮空間。
關注細節(jié)
學校文化策劃需要“大處著眼”,更需要“小處著手”,有時候往往細節(jié)決定著成敗。所以,構思、設計一策劃方案一定要精心,要做到精益求精,要考慮到實際貫徹實施中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方方面面的問題,對每一個細節(jié)問題都不能忽視。
(三)初步分析論證策劃方案
為了增強策劃方案的目的性和針對性,提高策劃的質量,策劃文本形成之前需要一個初步分析論證的過程。每一個策劃方案的形成都是多因素下的產兒,需要思維的碰撞、力量的磨合,并最終形成較為固定的策劃文本。策劃方案的初步分析論證,是對策劃方案的構思、設計或者所形成的策劃方案提綱進行的小范圍的論證分析。它可以采取論證會的形式,也可以采取座談會、咨詢會、研討會的形式。參與論證的成員應該是多元的,一般包括策劃者、學校各個部門相關人員、教育專家以及上級領導等。論證過程主要對策劃的主體創(chuàng)意和基本構思設計展開充分的討論,提出建設性意見。
(四)形成策劃文本
一般說來,策劃方案的構思和設計都要具體落實到策劃書上。策劃文本是策劃過程中產生的重要文件,是向策劃對象提供的基本文件資料,
也是策劃者說服學校接受策劃方案和實施策劃方案的重要依據。由于策劃文本直接影響策劃方案的實施,編寫策劃文本時一定要注意主題鮮明、重點突出,邏輯順序合理清楚,必要的情況下可以輔以視覺化的說明,如圖片、實物照片、設計模型等。
學校文化策劃文本的結構沒有固定的模式,一般說來,具有以下幾個部分:
封面
目錄
策劃概述,闡明策劃宗旨。
策劃內容。具體包括策劃緣由、背景資料、問題點、創(chuàng)意關鍵以及實施步驟等。
實施進程方案
實施預算
效果預測
四、實施策劃方案
實施策劃方案是學校文化策劃過程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能否達到策劃的目的,實現策劃的目標,取得良好的策劃效果,主要看實施策劃的實踐活動,看實施過程的質量和效益。學校文化策劃方案的實施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應該做好以下兒方面的工作:
(一)實施前的動員
這一點往往容易被學校忽視。其實,在實施每一項工作之前,都存在人員動員這一前期準備。學校文化策劃方案雖然是在民主、開放基礎上形成的,但是經過理論浸潤的方案對于埋頭于日常實踐的教職工來說還是顯得較為抽象和突兀,一個概貌式+憧憬式的解讀對于方案的順利實施是不可少的。要逐級進行動員,由決策層到管理層,由管理層到執(zhí)行層,逐步對策劃方案進行認識講解,使他們都能夠明確策劃目標及其實施方案的每一個步驟、環(huán)節(jié)以及所要達到的標準和要求。
(二)制定實施細則
策劃方案雖然比較全面詳盡,也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它畢竟是一個藍圖、一個范本,付諸實踐之前必須對其進行進一步的細化。因為,實施策劃方案,需要各個層次如領導層、管理層、操作層的共同努力,需要各個職能部門的協(xié)調合作。各個層次、各個部門的性質、職能、任務、目標、措施、力一法等是不同的,這就需要他們根據自己所承擔的職責和仟務各自制定相應的實施細則,保證策劃方案的順利實施。
(三)建立保障機制,科學管理
應該從上到下明確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責、權、利,并采取措施,嚴格監(jiān)督,以保證各個環(huán)節(jié)能夠按照策劃方案的目標和要求來盡力工作,不出或少出差錯。還要注意制定一些防范措施。因為策劃方案的實施過程中會有一些不確定的因素,會有一些沒有預料設計到的情況出現,這就需要提前制定一些相應的防范措施,以避免可能出現的特殊情況,避免或減少可能出現的各種損失。
(四)評估、總結和反饋
無論多么精確細致的策劃方案,在實施的過程中也總會有與事實不相符的情況發(fā)生,這就需要不斷的調整、修正和完善。就教育策劃過程來說,策劃方案實施并獲得了結果表明了一項策劃過程的結束。但是,對于學校來說,這并不意味著結束。學校(包括策劃者)還必須對策劃方案實施的結果和過程進行有效的總結,找出存在的問題及其經驗和教訓,寫出策劃項目的總結報告。過程中,要總結策劃方案的實施進展情況,找出方案預測值與實際結果之間的差異,分析問題,找出反省點和改進點,不斷完善方案本身和實施過程。
——本文轉自由余清臣和盧元凱主編的《學校文化學》,如有更多需要了解的地方,可以直接看本書。